“食”刻出击>毒食曝光

网红核桃油因含塑化剂下架妈妈们该怎么办?

来源:北京青年报 作者: 发表时间:2019-07-31 14:53
分享到

最近,一款网红核桃油因含“有害物质”紧急下架的事儿闹得母婴圈人心惶惶,买了这款产品的妈妈们到底该怎么办?已经用了该产品的婴儿们会不会有健康上的损害呢?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这件事儿。

事件的本质是代理商被品牌方剥夺了代理资质

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事件:本月15日,一份网传文件显示,法国核桃油品牌“拉杜蓝乔”的国内进口商对所有批次产品检测,发现均存在“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(DEHP)”残留,要求各渠道代理商从15日起紧急下架所有产品。16日,有媒体向该公司工作人员求证,对方证实网传文件属实,公司目前正在紧急调查中。

在母婴圈,该品牌是个网红,很多网络大V、代购、微商和年轻妈妈们都曾推荐过。产品的价格也十分高昂,一小瓶动辄上百。所以,消息一出,网上妈妈们一片哀号、怒骂、自责、焦虑。妈妈们最不满的是“精挑细选、研究了半天”就是想“给孩子最好的”,结果却这样,实在让人接受不了。其实,本次事件的本质是国内的代理商被法国品牌方剥夺了代理资质。

我知道妈妈们最关心的是,产品到底有没有问题,至于谁和谁打架,谁是谁非,不是重点。

婴儿用得量少

基本不会导致不良反应

塑化剂广泛存在于自然界,只要检测方法足够灵敏,几乎所有的加工食品中都能检出它。即使是“最好、最安全”的母乳也可以检出塑化剂,因为人体可以从饮食、呼吸、皮肤接触等多个渠道摄入塑化剂。

塑化剂最容易存在于含油脂的食品,所以该产品“检出”塑化剂一点都不奇怪,各种食用油应该都是能检出微量塑化剂的。

关键还是要看塑化剂有多少量,原卫生部551号文件规定了食品中三种典型塑化剂的临时管理限值,包括DEHP、DINP和DBP。

这个值不是限量标准,不能作为执法依据,只能作为风险排查的线索。根据本次事件的数据披露,有产品的DEHP含量为1.17、1.86毫克/公斤。

声明中可以看到,生产商认为该程度的残留是无害的。我认为这说法很可能是对的,主要是婴儿吃这个油的量太少。如果按国际上比较保守的“容许摄入量”来计算,每天每公斤体重能容许摄入0.02毫克,不会导致任何不良反应。

添加辅食的婴幼儿按8公斤测算(6月龄),每天容许摄入0.16毫克。以看到的最高值(1.86)计算,相当于孩子每天吃85毫升油,显然不可能,实际都是几滴几滴的用,因此风险是很小的。

当然,既然超了临时管理值,就得回溯生产流程,看塑化剂是从哪里进来的,经销商下架召回也没毛病。

妈妈们如果选择接着给孩子吃,科学道理上是没问题的。如果不放心,自己吃或扔掉也可以。

比起网络上的攻略

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更重要

如果塑化剂的问题是虚惊一场或小题大做,这个油真的就好吗?对于妈妈们来说,到底什么才是“最好的”?最贵的就是最好吗?有不少妈妈是做了很多“功课”,看了很多“测评”,听了很多人的推荐才“千挑万选”的它,难道错了吗?

总的来说,孕、产、婴、童类产品是“智商税”重灾区,很多妈妈的“选择”其实主要是仪式感和心理安慰。我花钱了,我努力了,我付出了,我能有什么错?说得好像很有道理。

然而,很多妈妈对基本的食品安全、营养知识都不了解,就开始“看攻略”“做研究”,把营销文案当成学习资料认真研究其实属于用错力。花冤枉钱都是小事,如果“以爱之名害孩子”就真的得不偿失了。

那么,到底该相信谁,到底该从哪儿获得靠谱的饮食信息?要么看靠谱的资料,要么问靠谱的人。靠谱的资料主要是学校教材、科学文献,搜索引擎搜出的答案不一定靠谱。

如果觉得钻研学术研究太难,可以找靠谱的人要答案。靠谱的人并不好识别,也没有谁能保证永远正确,但如果你能从2-3个专业人士那里获得交叉验证,出错概率远远小于你自己“研究攻略”。

总之,希望家长们都能认真识别那些不靠谱的宣传文案和营销陷阱,毕竟,你们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啊!

文/钟凯(食品安全博士)

编辑:
  • 旅游
  • 汽车
  • 科技
  • 文化
  • 美食

别让“非遗之旅”变成“遗憾之旅”

  • 家庭客热衷房车旅游70、80后担纲主力军 2019-07-30
  • 非遗之旅 暑期带娃一起涨知识! 2019-07-30
  • 清/风/满/韵夏/凉/沈/阳 今夏来沈阳享清凉! 2019-07-29
  • 海外来风 探索魁北克夏日缤纷 2019-07-29
  • 想过18℃的夏天?国内也有很不错的选择! 2019-07-26
  • 想过18℃的夏天?那就去都柏林 2019-07-26
  • 江西全南县 来穗推荐旅游 2019-07-22
  • 暑期空运忙 掌握窍门让托运行李更安全 2019-07-22

广州试驾全新缤智:全新动力,全新高度

  • ​宝骏510 实现888天交付车辆800000辆 2019-07-30
  • ​ 高科技丰富可人机互动 “智梦行AI车镜”正式发布 2019-07-29
  • 吉利博越PRO到店 推出抢购价9.88-15.68万元 2019-07-29
  • 四驱全系标配“两把锁” 全新荣威RX8即将上市​ 2019-07-26
  • ​东风雪铁龙新C3-XR百年臻享版上市 售价10.89万起 2019-07-26
  • ​传祺GS3国六版上市到店 售价7.68万元起 2019-07-18
  • 2019款东南DX7上市 售8.99-12.99万元 2019-07-15
  • 全新奔驰A级两厢上市 售25.78万元-27.38万元 2019-07-15

华为半年收入4013亿,消费者业务占55%,手机销量超1.18亿

  • 美国线上热销机型均价约1612元,仅一个国产手机品牌登榜 2019-07-30
  • 35家美企坐等对华为出口许可证!美商务部:几周内给答复 2019-07-30
  • 北消协介入!微博完成明星势力榜粉丝退款,多达71万元 2019-07-30
  • 科学复兴节亮相广州:让大众感受科学的魅力 2019-07-29
  • Kindle调研显示:55%中国人在假期最爱的事是阅读 2019-07-29
  • 网易游戏高管离职,裁员10%!官方回应来了 2019-07-29
  • 苹果一直在监听用户录音!回应:只用了1%的录音 2019-07-29
  • 首次登月录像以182万美元被拍卖!录像主人是NASA前实习生 2019-07-26

国家博物馆:平台联动 文创中国

  • 阿廖沙:讲述和传承红色文化是每一代人的使命 2019-07-30
  • 阅读,城乡间的一道风景 2019-07-29
  • 珍贵照片展还原“中国本色” 2019-07-25
  • 畅游藏东南:旅游扶贫结硕果,美丽富裕双丰收 2019-07-24
  • 明明能靠颜值偏偏要靠才华 她的新书《琥珀》为何被麦家推崇? 2019-07-22
  • 客家掌故——《谁出钱?》 2019-07-19
  • 聚焦毕加索艺术生涯前30年 毕加索原作来京展出 2019-07-18
  • 怼得漂亮!公益新歌吐槽不文明行为 2019-07-18

水果海鲜混搭风? 这些菜品很撩人

  •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-04-12
  • 草头、香椿、螺蛳“抱团”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-04-10
  • 又到一年刀鱼季! 2019-03-15
  • 节后消脂润肠 试试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2019-02-19
  • 美食打探:顺德鱼揸,吃出一个鲜字 2019-02-12
  • “根菜”大量上市 大块头有大滋味 2019-02-01
  • 珠圆肉润贝当造 2019-01-28
  • 吃货们敢不敢挑战日本名菜“白子”? 2019-01-23
金羊图库
  • 土耳其天气炎热 积雪融化形成巨大洞穴
  • 欧洲最大热气球节举行 400只热气球装点梦幻蓝天
  • 盛夏时节 消防员背负40公斤开展技能大比拼
  • 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收藏于福建南安
  •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海归大熊猫“小礼物”迎来7岁生日
  • 海南旅游区投放沉船吸引鱼群 打造海底特色景观
  • 鄱阳湖水位全线退至警戒线以下
  • 边关巡诊到牧区
新闻排行榜
羊晚24小时
上半年广州财政“入袋”1455.7亿 同比增长5.3%
2019-07-31 09:05:52
下半年广州打造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
2019-07-31 09:05:52
在穗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可享个税优惠
2019-07-31 09:05:52
广州养犬抽查登记率仅约50%
2019-07-31 09:05:52
南沙科学城和明珠科学园首批项目拟9月动工
2019-07-31 09:05:52
返回顶部
数字报
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
网红核桃油因含塑化剂下架妈妈们该怎么办?
北京青年报  作者:  2019-07-31
最近,一款网红核桃油因含“有害物质”紧急下架的事儿闹得母婴圈人心惶惶,买了这款产品的妈妈们到底该怎么办?已经用了该产品的...

最近,一款网红核桃油因含“有害物质”紧急下架的事儿闹得母婴圈人心惶惶,买了这款产品的妈妈们到底该怎么办?已经用了该产品的婴儿们会不会有健康上的损害呢?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这件事儿。

事件的本质是代理商被品牌方剥夺了代理资质

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事件:本月15日,一份网传文件显示,法国核桃油品牌“拉杜蓝乔”的国内进口商对所有批次产品检测,发现均存在“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(DEHP)”残留,要求各渠道代理商从15日起紧急下架所有产品。16日,有媒体向该公司工作人员求证,对方证实网传文件属实,公司目前正在紧急调查中。

在母婴圈,该品牌是个网红,很多网络大V、代购、微商和年轻妈妈们都曾推荐过。产品的价格也十分高昂,一小瓶动辄上百。所以,消息一出,网上妈妈们一片哀号、怒骂、自责、焦虑。妈妈们最不满的是“精挑细选、研究了半天”就是想“给孩子最好的”,结果却这样,实在让人接受不了。其实,本次事件的本质是国内的代理商被法国品牌方剥夺了代理资质。

我知道妈妈们最关心的是,产品到底有没有问题,至于谁和谁打架,谁是谁非,不是重点。

婴儿用得量少

基本不会导致不良反应

塑化剂广泛存在于自然界,只要检测方法足够灵敏,几乎所有的加工食品中都能检出它。即使是“最好、最安全”的母乳也可以检出塑化剂,因为人体可以从饮食、呼吸、皮肤接触等多个渠道摄入塑化剂。

塑化剂最容易存在于含油脂的食品,所以该产品“检出”塑化剂一点都不奇怪,各种食用油应该都是能检出微量塑化剂的。

关键还是要看塑化剂有多少量,原卫生部551号文件规定了食品中三种典型塑化剂的临时管理限值,包括DEHP、DINP和DBP。

这个值不是限量标准,不能作为执法依据,只能作为风险排查的线索。根据本次事件的数据披露,有产品的DEHP含量为1.17、1.86毫克/公斤。

声明中可以看到,生产商认为该程度的残留是无害的。我认为这说法很可能是对的,主要是婴儿吃这个油的量太少。如果按国际上比较保守的“容许摄入量”来计算,每天每公斤体重能容许摄入0.02毫克,不会导致任何不良反应。

添加辅食的婴幼儿按8公斤测算(6月龄),每天容许摄入0.16毫克。以看到的最高值(1.86)计算,相当于孩子每天吃85毫升油,显然不可能,实际都是几滴几滴的用,因此风险是很小的。

当然,既然超了临时管理值,就得回溯生产流程,看塑化剂是从哪里进来的,经销商下架召回也没毛病。

妈妈们如果选择接着给孩子吃,科学道理上是没问题的。如果不放心,自己吃或扔掉也可以。

比起网络上的攻略

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更重要

如果塑化剂的问题是虚惊一场或小题大做,这个油真的就好吗?对于妈妈们来说,到底什么才是“最好的”?最贵的就是最好吗?有不少妈妈是做了很多“功课”,看了很多“测评”,听了很多人的推荐才“千挑万选”的它,难道错了吗?

总的来说,孕、产、婴、童类产品是“智商税”重灾区,很多妈妈的“选择”其实主要是仪式感和心理安慰。我花钱了,我努力了,我付出了,我能有什么错?说得好像很有道理。

然而,很多妈妈对基本的食品安全、营养知识都不了解,就开始“看攻略”“做研究”,把营销文案当成学习资料认真研究其实属于用错力。花冤枉钱都是小事,如果“以爱之名害孩子”就真的得不偿失了。

那么,到底该相信谁,到底该从哪儿获得靠谱的饮食信息?要么看靠谱的资料,要么问靠谱的人。靠谱的资料主要是学校教材、科学文献,搜索引擎搜出的答案不一定靠谱。

如果觉得钻研学术研究太难,可以找靠谱的人要答案。靠谱的人并不好识别,也没有谁能保证永远正确,但如果你能从2-3个专业人士那里获得交叉验证,出错概率远远小于你自己“研究攻略”。

总之,希望家长们都能认真识别那些不靠谱的宣传文案和营销陷阱,毕竟,你们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啊!

文/钟凯(食品安全博士)

编辑:
新闻排行榜
精彩推荐
乘风破浪 行稳致远——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中国经济走势
10:05
时政微视频丨燃情冰雪 相约北京
21:10
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
09:08
2019年已过半 年初的广东代表“好声音”办得怎样?
09:00
广东发布医改任务清单 190家县级医院升级建设全面开工
09:00
广州市属11家博物馆发出邀请 明起夜逛博物馆成“常态”
09:00
广州上半年GDP增长7.1% 经济社会发展好于预期
09:00
广州11区上半年GDP成绩单出炉 天河“双料第一”领跑全市
09:00
今晚“台风宝宝”或登陆粤西等地 未来几天雨势明显
09:00
多地房贷利率连续回调后出现反弹 广州依然按兵不动
09:00
  • 官方微信
  • 官方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