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图 金羊网记者 马灿 通讯员 石耀轩
近年来,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如雨后春笋,遍布各个城市。校外托管涉及多个部门和管理主体,目前审批许可与执法主体不明确,管理、监督缺位,运行不规范问题较为突出。
上述情况在汕头也存在。面对这种现状应如何加强监管?汕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吴楚斌告诉羊城晚报记者:“与其坐等上级文件,不如敢于担当,主动作为,只要不违反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,我们就干。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校外托管机构的食品安全纳入监管范畴。”
2017年10月,汕头市食药监以食安办名义印发了《汕头市校外托管机构(小饭桌)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》,对校外托管机构实行分类管理,根据情况进行备案或许可。
通过全面摸查,汕头市共有校外托管机构696家,经检查整改验收,截至目前已有395家获得许可或备案登记。
孩子托管难,难在监管几近空白。校外托管机构的公共安全问题涉及多个监管部门,其中食品安全风险系数最高。对此,汕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积极探索,实施《汕头市校外托管机构(小饭桌)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》,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和赞誉。
对话
吴楚斌:做不好,无法向百姓交代
校外托管机构的几大隐患在于食品、消防、交通、托管人员素质以及儿童人身安全。这几个方面相互关联。有专家认为,这些细化问题都需要对资格进行审核,让经营者有规可依,这样才能整体提高托管班的服务水平。
对此,汕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吴楚斌有自己的看法。他表示:“不监管,情况就不明,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,连责任人都找不到,到时候无法向百姓交代。”
记者:是什么原因让你如此重视对校外托管机构监管?
吴楚斌:去年六七月间,这一问题成为汕头市媒体和民众热议的话题。面对舆情,我们底数不清、情况不明,监管方面更是空白,如何面对是摆在我们面前绕不开的课题。
记者:接下来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?
吴楚斌:首先是摸清情况。在市、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下,我们迅速摸清了汕头市校外托管机构的基本底数。
记者:监管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?
吴楚斌:对校外托管机构我们实行分类管理、“签认”制度和通报机制。分类管理,是对就餐人数50人以上(含50人)的,一律按单位食堂实施许可;50人以下的,实施备案登记。
记者:实施分类管理和备案登记是基于何种考虑?
吴楚斌:一是校外托管机构大多在学校周边的居民楼开设,而居民楼是无法进行商事登记的。但按我们系统的规定,无主体资格就无法取得许可。二是依据《国务院食安办等14部门关于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意见》中提出的依法依规加强小饭桌和家庭托餐等许可或备案登记管理,也就是说,对小饭桌可以实施备案登记。三是就餐人数50人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,必须严格按许可规范进行审查,持证持照经营。实行分类管理,有利于将所有托管机构全面纳入监管范畴。我们认为如果只一味要求持证经营,必然造成大部分托管机构无证经营,到时是既关不了,也管不了,整天猫抓老鼠,遗患无穷。不监管,情况就不明,发生了食品安全事故就找不到责任人,到时候无法向百姓交代。
现场
孩子们吃得开心家长满意
6月4日,羊城晚报记者走进汕头市百奋百教育托管中心发现,职能部门出具的食品餐饮登记证、从业人员健康证和食品安全承诺书,加工食品的工具、容器全部生熟分开,食品进货查验资料中详细记录着孩子们每日每餐的相关信息。
“食品分装少用塑料盆,多用玻璃器皿;消毒柜里的餐盘不能完全叠装,要留有适当空隙……”负责厨房的师傅称,食药职能部门的整改让她受益颇多。
午饭时分,记者看到50多个小朋友从排队、取食,然后到各自的座位就餐,井然有序,近10名工作人员全程陪同。“好吃!”面对记者的提问,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。
一位家长告诉记者,通过手机监控不仅可以看到餐饮制作情况,还能看到小朋友就餐的全过程,“在这里,孩子们吃得开心,我们也很满意。”